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不良妊娠有什么关系?怎么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从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安家”的那天起,准妈妈的日程中就多了个重要项目——定期产检。产检在孕妈的整个孕期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能帮助孕妈了解自己和宝宝的身体状况,及时排除潜在危险。
大家都知道,孕妈妈在孕中期都要“喝糖水”测糖耐,如果糖耐没过,就可能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糖妈妈”。
日常的血糖监测对“糖妈妈”至关重要,可是这血糖咋就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这是因为大家忽略了这个指标——糖化血红蛋白,这可是评价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
1、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如果您血糖没有问题,家里也没人患糖尿病,可能不知道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从名字中可以看出,是血液中的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它的值与血糖的浓度有关,血糖浓度越高,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越高。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生成过程)
由于红细胞在循环中的寿命是120天,所以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3个月内的血糖控制水平。
这项检查对于孕妇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孕妇妊娠期容易出现血糖增高的症状,所以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很好地发现这段时间血糖是否稳定,从而监测并控制糖化血红蛋白,避免巨大儿、畸胎等的发生。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4%~6%,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将糖化血红蛋白≥6.5%作为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
也有人好奇了:“得了妊娠糖尿病不是需要测血糖吗?为什么还要测糖化血红蛋白呢?”
这是因为血糖监测有一定的欺骗性。
比如,你可能单次测血糖发现结果很高,但是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正常,这说明三个月内血糖控制得还不错,可能并不需要进行药物调整。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对妊娠糖尿病患者都很重要,孕期血糖控制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
2、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不良妊娠的关系
研究发现,先天畸形的发生随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而增加。
✔️非妊娠非糖尿病人群妊娠后发生胎儿先天畸形的绝对风险约为2%;
✔️当糖化血红蛋白上升至6.2%,先天畸形的绝对风险为2.7%;
✔️当糖化血红蛋白上升至7.6%时,先天畸形的绝对风险为4%;
✔️当糖化血红蛋白≥14%时,先天畸形的绝对风险则为20%;
✔️针对1型或2型糖尿病女性,母亲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胎儿重大先天畸形发生风险就降低30%。
很多人觉得糖化血红蛋白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没问题,对于没有备孕的普通人来说是没有问题,但如果你90天内要备孕,高于5.6%可能就大大增加胎儿先天重大畸形的风险。
我们一起来看看发表在12月份《人类与生殖》的研究文章。
这项研究纳入2001-2020年出生的46534名儿童的大型以色列出生队列,研究他们从受孕前90天到怀孕中期获得的产妇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结果。
结果发现,女性受孕前糖化血红蛋白值和新生儿先天性重大畸形密切相关,当糖化血红蛋白值超过5.6%时风险开始大大增加。
糖化血红蛋白值无论是从我们国内标准(4%-6%)还是美国标准(≥6.5%)来说,5.6%都仅仅是属于正常人偏高一些的水平,但这已经造成了胎儿先心病大大增加的风险了。
再来看看美国2024年发布了最新的指南,对于备孕期和妊娠期做了特殊的规定。
建议所有计划妊娠的育龄女性备孕期进行高危因素筛查(证据等级为B级)和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筛查(证据等级E级)。
针对本身就有糖尿病的育龄人群,美国指南要求孕前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再妊娠,以降低先天性畸形、子痫前期和早产的风险最低。
由于胎儿器官形成主要发生在孕5-8周,所以你看孕前的糖化血红蛋白真的很关键,但这也比我们文献要求的要高。
所以,想要最大限度降低胎儿先天重大畸形风险,尤其是生育过畸形宝宝的姐妹,应该从备孕期就开始控糖,这样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扩展知识点】:怎么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首先,合理饮食。准妈妈们要饮食均衡,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像蔬菜、水果、全谷类这些富含纤维的食物要多吃,同时也要保证瘦肉、鱼、豆类等蛋白质的充足摄入。
其次,适当运动。在医生同意下,散散步、做做瑜伽等,都有助于控制血糖。
再者,定期监测。除了糖化血红蛋白检查,血糖水平也要定期监测,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最后,保持良好作息。充足睡眠和规律作息能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对控制血糖有积极作用。
糖化血红蛋白是发生不良妊娠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妊娠糖尿病人群以及糖尿病高危人群(多囊、肥胖等)都需要严密监测这个指标。
对妊娠期的孕妇来说,糖化血红蛋白反应三个月血糖的控制情况,这就像考试,提醒孕妇在孕期千万不要放纵自己。有没有合理饮食、有没有规律运动,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不会骗人,容不得半点作弊。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自网络,侵删!资讯整理:试管婴儿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vf-8.com/show-8285.html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的诊断和治疗,本站内容仅作为参考信息,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