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前需要了解哪些关键信息?试管婴儿的超促排卵过程有哪些潜在风险?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
在准备试管婴儿之前,很多夫妻都会面临信息不对称的困惑,特别是在医生来不及详细解释的细节上,结果不仅钱包“瘦身”,心情也跟着大起大落。
其实,试管婴儿并不神秘,只要提前了解一些「潜规则」,你不仅可以少花冤枉钱,还能提高成功率。为了帮你避免踩坑,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试管婴儿的3大“潜规则”,姐妹们一定要看完!
1、超促排卵与内膜状态
经历漫长的不孕不育治疗后,许多姐妹满怀希望的来到生殖中心,期待通过试管技术来成功抱娃。
但是,面对超促排卵的诱惑时,请务必保持冷静!!!在这个时候,急于移植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为什么要劝你谨慎选择移植时机呢?超促排卵(或称超刺激)在试管婴儿中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卵子。
超促排卵固然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卵子,但是有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内膜当下状态不适合移植。想象一下,就好比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宴席,结果因为餐桌不够牢固,好好的宴席全砸了。
以下是一些不容忽视的原因,来告诉你为什么要慎重对待超促排卵后的移植决定。
🔹内膜成熟 “提前到场”
超促排卵会使内膜的成熟时间大大提前,造成“种植窗”错位,导致内膜和胚胎发育不同步。
好比内膜和胚胎的约会,内膜还没有准备好,胚胎却已经到了,这样的“见面”成功率可想而知。
🔹免疫“失控”
超促排卵过程中,内膜的免疫环境可能会发生变化。
内膜中调节免疫的基因(如 IL-15 )高度上调,意味着胚胎在内膜中的“身份”并不受欢迎,对胚胎产生免疫排斥。
就像一位不速之客闯入了一场“严格的”派对,内膜就会选择将其拒之门外,影响胚胎的植入。
🔹激素水平的波动
在超促排过程中,医生会使用大量的激素来刺激卵巢,但超生理水平的雌二醇和孕酮对内膜并不友好。
过量的激素会损害内膜的容受性,影响胎盘的正常发育。
🔹子宫收缩加剧
高水平的孕酮可能导致子宫收缩增强,这意味着刚刚着床的胚胎可能会面临“被赶出家门”的风险。
移植后的胚胎能否稳稳待在“家”里,也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如果医生建议先等一等再移植,千万千万不要心急。移植并非越早越好,把内膜状态调理到最好再移植,对后续的妊娠大有帮助。
试管之路并非一蹴而就,细水长流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2、试管成功率有上限,不能用次数增加
虽然现在面临不孕不育发病率上升、高龄生育困难等各种生育意愿与结果无法匹配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依靠试管助孕就可以解决。
一方面,试管成功率确实有限!目前,试管的单周期活产率只有20%-30%,累积周期也就在50%-60%,42岁以上人群的累积活产率只有5%。
(美国辅助生殖技术十年变化评估累积活产率:2004-2009年与2014-2020年比较)
而根据美国妇产科杂志最新的数据显示,各个年龄层的患者,在累计试管周期数达到3-4次以上之后,活产率基本不会再提高,也就是在做了3-4个周期之后,再做试管,怀孕的概率也不会增加了。
那要怎么办?回归不孕症本身,其实研究发现不孕不育并不是某一种因素所致,而是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长期的代谢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衡、长期营养失衡等综合因素所导致的。
那在进行治疗时,除了借助试管之外,也应该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去纠正这些不良生活方式,纠正代谢紊乱等,去达到好孕的目的。
卫健委在2021年印发的《不孕不育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就曾提示大家:
不孕不育治疗手段多样,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理疏导等综合手段可以使80%~90%的患者获得妊娠,仅有少部分患者需要采取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所以,先搞清楚你的不孕症是什么原因所致,然后再针对性的改善,在这个思路下试管就不是唯一的助孕路径。而且既然成功率有限,那就需要把重点放在自己精卵质量、内膜容受性的提升上,而不是单纯依赖试管治疗。
3、树立客观的医疗观念
在今年柳叶刀上就有《生育行业:利用脆弱性获利》这样的评论文章,文章中提到了试管周期数近几年的快速提升,而这个提升到底是人们真实所需还是试管技术的过度滥用呢?
这同时也提示我们:
▪试管技术而言,一定要明确自己的问题,再选择对应的助孕技术。只有对症地进行试管治疗,才能最大程度解决问题的同时,避免被过度医疗。
▪自然备孕之所以失败,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意识到生活方式、代谢紊乱、营养失衡等多种亚健康问题等对生育的影响,同时也缺乏专业的指导和有效改正的方案,因此寻找综合的调治指导很有必要。
随着不孕不育率的持续走高,大部分生殖中心是异常忙碌的,很多时候生殖医生根本来不及讲太多科普知识,她们只会简单明了地把医嘱告知患者。这个时候就非常考验患者,如果您有足够的医学知识储备,就可以和医生进行适当探讨,这无疑能帮你少走很多弯路,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到生殖中心的各位姐妹,加油!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自网络,侵删!资讯整理:试管婴儿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vf-8.com/show-8137.html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的诊断和治疗,本站内容仅作为参考信息,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