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综合征是什么?复发性流产有哪些主要原因?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在备孕和怀孕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流产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导致很多准妈妈一听到复发性流产都会害怕起来。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非常复杂,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导致复发性流产的一大“凶手”——抗磷脂综合征。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复发性流产的定义。国际上关于复发性流产的诊断标准,是指连续发生两次或以上的孕20周前的自然流产,我国的标准还是孕28周前。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染色体异常、母体生殖道异常、母体内分泌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生殖道感染、宫颈机能不全及血栓形成倾向等。
特别是《自然流产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版)》中提到,“在已知的病因当中,母体免疫学因素(包括自身免疫和同种免疫)、易栓因素(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易栓症)、女性生殖道解剖结构异常以及内分泌异常成为最重要的4种病因”。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中,因抗磷脂综合征引起的复发性流产占34%左右。抗磷脂综合征(APS)是由抗磷脂抗体引起的一组反复动脉或静脉血栓、自然流产、抗磷脂抗体阳性等临床问题的总称。
APS可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或者其他自身免疫病,也可单独出现(原发性APS),它是育龄期女性复发性流产的常见原因。
怀孕期间,胎儿所需要的养分通过母亲的血管输送,而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由于体内有很高的血栓形成倾向,在怀孕后营养血管也十分容易发生血栓。
一旦血栓形成常常导致胎盘缺血,发生反复流产、胎儿异常或死亡。根据国际标准,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一项实验室标准和一项临床标准才能诊断。
1、实验室标准
▪间隔≥12周的2次或2次以上血浆狼疮抗凝物阳性。
▪间隔≥12周的2次或2次以上血浆或血清IgG类或IgM类的ACA阳性(>40U),或滴度达到正常人群水平的99%以上。
▪间隔≥12周的2次或2次以血浆或血清IgG类或IgM类抗β2糖蛋白1抗体阳性,滴度达到正常人群水平的99%以上。
2、临床标准
(1)血管血栓形成
影像学或组织病理学确定的任何组织或器官动静脉或更小血管的血栓形成(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血栓时血管壁必须无明显炎症)。
(2)妊娠丢失
1次以上无法解释的孕10周以上形态正常的胎儿(超声或直接胎儿检查)死亡;或1次以上由于严重先兆子痫、子痫或胎盘功能不全引起的早产(妊娠≤34周,胎儿形态正常);或3次以上不明原因的早期自然流产(妊娠<10周),排除母体解剖学异常、激素异常或父母染色体异常。
抗磷脂综合征若不治疗,自然流产率高达50%~90%。
3、治疗方法
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抗凝血治疗,根据患者的血栓部位和严重程度制定不同的抗凝方案。
目前公认的治疗药物包括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羟氯喹、泼尼松和免疫球蛋白等,可改善妊娠结局。但这些药物都有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使用需慎重而严谨。
通过以上的讲解,相信姐妹们一定对抗磷脂综合征有所了解了,千万不要因为某项抗体阳性就过度治疗,也不要因为患有抗磷脂综合征而心惊胆战。在下次备孕之前在风湿免疫科、生殖科、产科医生的共同合作下来完成怀孕及分娩期间的监测,请在正规医院接受系统的排查和正规的治疗,相信您一定会好孕的!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自网络,侵删!资讯整理:试管婴儿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vf-8.com/show-8131.html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的诊断和治疗,本站内容仅作为参考信息,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