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世界上,只要肯付出努力就可以得到很多东西,但有些东西并非努力就能拥有,比如:孩子。对于怀孕有的人“一击即中”,有的人却屡屡失败,似乎所有的努力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想要个宝宝为什么就这么坎坷?
我们常说的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没有避孕而1年以上未怀孕。
在不孕症的各种原因中,女方因素占40%~55%,男方因素占25%~40%,夫妇双方因素占20%,免疫和不明原因的约占10%。
1、女方因素
🔹不可逆时光——年龄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压力的增加,多数年轻人都会选择晚婚晚育,即便有些人结婚比较早,也不愿意过早的生孩子。
但是,对于女性而言,并不是想什么时候生孩子就可以生的,一般在23岁-30岁之间是生育的最佳时期,年龄过大的话,卵巢功能会慢慢的衰弱,这个时候便会影响到女性怀孕的几率。
对于男性而言,年龄较大也会影响到精子的质量,从而降低怀孕的几率。即便成功怀孕的话,由于精子质量不是很好,也有影响到宝宝的健康。
据数据显示:
15-34岁女性的不孕率约为7.3%-9.1%,而35-39岁女性的不孕率直升至25%,40-44岁女性则高达30%,自然怀孕的机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
🔹土壤贫瘠——子宫问题
宝宝最初的摇篮——子宫,假如它出现了问题,显然是不利于受孕的,甚至无法怀孕。
这些原因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畸形、子宫腺肌症、子宫癌、子宫内膜的黏连/增生/薄……这些问题都可能是女性不孕的“元凶”。
🔹种子问题——排卵障碍
如果把育龄期女性的卵巢比作一台爆米花机,那么大脑就是爆米花机的自动遥控器。
在遥控器作用下,每个月爆米花机都会成功爆破一粒爆米花(排一个卵,也可能排两个卵,有些双胞胎就是这么来的)。
但由于种种原因,“爆米花机”没办法执行任务时,都可能导致不排卵。
这些原因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高催乳素血症、卵巢功能衰弱、卵泡黄素化、某些全身性疾病(如重度营养不良)等。
🔹管道堵了——输卵管问题
女性的输卵管,是精子和卵子的“鹊桥”,是新生命的起源。“鹊桥”一旦堵了、出问题了(输卵管功能发生异常),不孕就有可能找上门来。
这些原因包括:输卵管堵塞、输卵管狭窄、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等等,它们都是交通不畅的麻烦制造者。
🔹相生相克——生殖免疫
夫妻双方恩爱,却对彼此的某些东西过敏,比如女性对精子“过敏”(称为精子免疫),类似这种因素引起的不孕叫免疫性不孕。
这会使精子难以进入宫腔中与卵子结合,最终导致不孕。
2、男方因素
🔹性功能障碍
严重的性功能障碍,会造成男性不能把精液射入女方阴道,也就不能自然怀孕了。比如勃起功能障碍(ED,大家俗称的阳痿)、早泄、逆行射精、性欲过低和性欲亢进等。
🔹精子异常
数以亿计的精子历经艰难险阻,只能有一个才能和卵子小姐结合。因此,能拥有一支强壮的“精子队伍”太关键了。
少精症、弱精症、畸形精子症、无精症、精子顶体反应异常……男性出现精子异常的比例越来越高。
🔹“丁丁”受伤——生殖系统受损
有些疾病可能导致男性的“小蝌蚪”失去活力,甚至死亡。比如精索静脉曲张会造成精子的营养和供氧缺乏,附睾炎会切断精子的给养,而精囊炎则会减少精液的数量、降低精子质量。
🔹其他:如腮腺炎、内分泌性不育等
不育的男性越来越多,近年来的资料表明:一些现代的生活方式是导火线。
如经常熬夜、久坐、吸烟、酗酒,或者喜欢穿紧身裤、泡温泉、蒸桑拿……那就别怪精子质量差了,它们可能导致各种生殖道感染的风险上升。
3、生活习惯也在影响着生育能力
🔹熬夜
长期熬夜,内分泌会发生紊乱,女性卵巢本来就是一种腺体,能分泌激素,随着体内整体内分泌的失调,卵巢也会出现分泌紊乱。
熬夜无论对女方还是男方来说,都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
🔹太瘦或太胖
很多女性为了追求骨感美,拼命节食,不吃荤只吃素。
饮食中的胆固醇是雌雄激素的原物,长期素食会引起雌激素分泌不足而引发卵巢功能衰退。如果节食、食素或体重过轻就会缺乏激素代谢的原料,卵巢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外,太胖了也不行,过度肥胖会影响卵巢分泌,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
🔹坏情绪
心理压力、精神紧张会影响月经周期以及月经量、卵巢早衰、输卵管的蠕动、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等,进而会导致不孕不育发生的概率上升。
所以,想怀孕的夫妻,一定要放松心情。
4、总是怀不上,夫妻要同查
生孩子是双方的事,所以不孕不育的检查,不可能只做女方的,也不可能只检查男方的。夫妻双方一定要同时检查,才能尽快找到原因。
温馨提示:
现在治疗不孕不育的广告漫天飞,建议大家谨慎选择!毕竟不孕不育治疗的成功与否和医院的技术、医生的诊疗经验息息相关!正规医院的专家会让你少走弯路,早日实现为人父母的愿望。
愿天下备孕的夫妻都能好“孕”!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自网络,侵删!资讯整理:试管婴儿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vf-8.com/show-7995.html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的诊断和治疗,本站内容仅作为参考信息,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